沒有沙漠,綠洲就失去了意義2016-06-13 12:07來源:北京嘉禾天華節能環??萍加邢薰?/span>網址:http://www.gutyan.com瀏覽數:130次
文/海城貝殼 在二十三歲以前,我讀了十七年書,從小就被家里教育,只有好好念書,將來才能有出息,于是為了出息,我堅持了十七年。 我不知道我這一輩子能夠有幾件事,能夠堅持這么長時間,很慶幸從這樣的漫長經歷里,我學到了一個簡單的道理:給自己設定一個目標,才能有理由堅持到底。 多年的學習生涯以及我自己對“有出息”的定義,從來都是在辦公室里,組一個團隊,做出一些牛氣沖天的產品,然后滿足自己所有的小目標。能夠自我滿足,實現自我,順帶賺一些養家糊口的錢,人生就圓滿了。 然而,在結束了漫長的學習生涯之后,事與愿違地踏入了從未在意識里出現過的行業,那就是“中國石油”。在我生長的那個地方,聽爸爸說,那里有中海油,他們天天坐著直升飛機飛到海上,至于在哪里降落,爸爸也不知道,只是說“反正挺遠的?!?/span> 剛參加工作那年,每次向朋友介紹,我在中石油旗下一家IT公司工作,大家都向我投于羨慕的目光。在大多數人的印象里,中石油這樣的企業,“工作清閑、工資高、福利好”,恨不得把所有羨慕嫉妒恨都砸到我頭上。 其實那時候,我們項目組為了給一個井場安裝攝像頭,需要跑幾十公里“村村通”;為了調節一個網橋信號,需要爬上三十米高的鐵塔;為了給處理中心回傳一段視頻,需要在烈日下一待就是一天。那時候我們最怕臺風,因為臺風過后,我們需要對所有井場進行逐一排查,確保所有視頻及網絡通信正常。每次看到處理中心的工作人員,通過我們安裝的設備對井場情況進行遠程監控,而不需要像我們一樣在烈日下巡查,心中總是充滿小小的成就感,至少,我們的工作不是沒有意義。 所以每次小伙伴們羨慕我的工作清閑時,我只是默默地伸出本就黝黑的手臂,告訴他們“看,哥最近又黑了?!?/span>說完,便不再過多解釋。 從我進入大學那年起,我接觸到了具有豐富藏書的圖書館,真正擁有了一臺自己的筆記本電腦,認識了一群喜歡寫代碼的同學,我夢想著要成為一名作家或者一名高級程序員,最后學習了網絡工程,希望成為一名可以攻克各種系統的黑客。 結果,一切都沒有想象的那么一帆風順。我在石油行業里,越走越遠。 之后,我加入了一家深入石油開采前線的環保企業,主要負責石油、天然氣開采現場廢棄泥漿無害化處理工作。我們的第一站,來到了遠離家鄉三千公里之外的內蒙古。這里沒有《狼圖騰》里描寫的大草原和神圣的狼,車在高速上馳騁,放眼望去,公路兩旁只看見沙漠,連綿不斷,路盡了,沙還在。 從零開始加入一家企業,從零開始從事一個新行業,從零開始進入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,我們都已經忘了當初有多困難,唯一知道的是,我們堅持到了現在,希望能夠為石油環保行業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。 “現場”這個詞,見得最多的,是在電視劇或電影里,比如“事故現場”、“案發現場”等。后來發現,這個詞,在中石油這個行業里,普遍存在。這個地方,無處不在,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,“位置偏僻,環境惡劣,荒無人煙”。 為了能成功打下一口井,一個鉆井隊七八十人,加上附屬服務單位幾十人,上百人的作業隊伍,需要在荒無人煙沙漠里一待就是好幾個月。每一個現場,距離市區幾十甚至上百公里,沒有任何消遣娛樂。天氣晴朗時,一群人坐在沙堆上看星星、聊天、聽信號不穩定的收音機,便是最好的放松。沙漠里時常會刮起大風,一陣風吹過,所有人員都灰頭土臉,如果足夠“幸運“,飯點起大風,大家會免費加一道”硬菜“。 我曾經和現場一些鉆井工人閑聊,他們告訴我,工作一年回家一兩趟,有時候是沒時間,有時候是舍不得花錢(車費太貴)。他們一般沒有銀行卡,工資卡都留家里人的,每個月的工資都會直接打到家里,自己只留一些煙錢。 我看著他們,本來鮮紅的工作服,上一次井架,便成了濃墨色。但他們很少抱怨工作辛苦,他們心里只想著保證這口井安全順利完成,能夠早日出油、出氣。一群群石油工人,就像佇立在廣袤沙漠里高大的井架,守衛著這片土地。他們像一群敬業的護衛工,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護送這些埋在地層深處的能源,順利送至千家萬戶。 沒有人能夠體會他們的苦,他們也不曾奢望別人會給他們回報,這就是石油行業的奉獻精神,“我為祖國獻石油“這樣的口號,是真正從他們內心發出的吶喊。 石油人,就像沙漠里的綠洲,越艱苦,越堅韌,環境再惡劣,依然不放棄希望,默默堅持,為石油事業濺起寶石之花。綠洲,因為生長在沙漠才顯得有意義,而這些沙漠紅星,是這片土地上另一道靚麗的風景。 我不知道未來能有幾件事讓我像讀書一樣堅持十七年,相信不管遇到任何困難,我會像沙漠里的那些小草,再堅持一天,明天就會好起來。
下一篇: 端午節,就好吃一口粽子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