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午節,就好吃一口粽子2016-06-09 15:45來源:北京嘉禾天華節能環??萍加邢薰?/span>網址:http://www.gutyan.com瀏覽數:161次
文/海城貝殼 很久沒有記日子的概念了,每天都在工作或者備戰工作的狀態,今天該做什么,明天要做什么,后天準備做什么。 前幾天到機場接蓮姐,當時我們已經一個多月沒見過面,她說給我帶了粽葉和紅棗,端午節給我包粽子,我才知道,節日快到了。 今天一早接到老媽電話,問我有粽子吃嗎? 我說,“有呀,昨天蓮姐給包了?!?/span> 老媽問,“什么粽子呀?和家里一樣嗎?” 我說,“不一樣,這里用紅棗,是甜粽,不是咸的?!?/span> 老媽一臉嫌棄的語氣,“那能吃嗎?哪有粽子還是甜的?!?/span> 我笑著說,“北方都吃甜粽,也很好吃,改天包給你吃?!?/span> 老媽接著說,“那你多吃點,過節,還是要吃粽子?!?/span> 老媽知道,我就這習慣,每年端午節,家里的粽子大多都是我吃完的,她知道我就好這口。 從大學那年開始,很少在家過端午節,大學時吃了四年的甜粽,感覺甜粽也別有一番風味。記得以前每年端午節,吃過午飯,我們都會分工,奶奶洗粽葉,老媽準備糯米和其他材料,我和老爸包粽子(有時老媽也會參與),然后我們輪流看著灶臺煮三四個小時。 我總會怪老爸包的太大,嫌棄老媽包的太丑,而他們會說,你包的不緊,煮的時候會散開。我們都不服氣,于是各自做好記號,等粽子出鍋時,再一決高下。 晚上從海邊回來,粽子出鍋,我們都忘了哪個記號是誰的,只是在撥開粽葉吃下第一口后,異口同聲地說,“真香?!?/span>那樣的滿足感,很渺小,卻很美妙。 小時候,感覺每個節日都很隆重,每逢過年過節,家里人會聚在一起,吃飯、聊天,熱熱鬧鬧。那時候對節日并沒有太深刻的概念,總覺得可有可無的東西,為什么大人要搞得這么講究。后來離開家上學,工作,慢慢發現很多節日里,已經無法抽出時間像小時候和一家人聚在一起,熱熱鬧鬧。才知道,原來大人們之所以會這樣,或許只是想借著這樣的機會,從繁忙的學習、工作狀態中解放自己,給自己一些時間、一個合理的借口,陪陪身邊的朋友、家人。不在乎什么節,要吃些什么,只是那樣的氣氛,就很好。
“獨在異鄉為異客,每逢佳節倍思親”,在我的印象里,似乎適用于所有中國傳統節日。端午節、中秋節是我感受比較深的傳統節日,不是什么特別的原因,只是因為那天可以吃到平時吃不到的東西,粽子和月餅。 下午送王總去機場,返回烏審旗的路上,我和蓮姐說, “蓮姐,我想吃粽子,昨天的太小,沒吃夠?!?/span> 蓮姐說,“那我們回去買糯米,買粽葉,家里還有紅棗,明天給你包?!?/span> 于是我們趕在超市關門前的最后時刻,買到了我們想要的材料。 回到家,她把粽葉一片片洗干凈,用水泡著;糯米裝盆里洗干凈,清水泡一晚上。我不會包北方的粽子,只能在旁邊吃著紅棗看她忙活。我想學一學,帶回去做給南方的伙伴嘗嘗。
忙活完這些準備工作,我劈開路上買的西瓜,我們一人一半,拿著勺子開吃,還不忘拍張照片,騷擾了一下遠在他鄉的考平哥。 這一天,公司上下所有人,都在自己的工作崗位,用自己的方式,過著一個普通的節日。衷心向大伙說一句,“節日快樂!” 從小就能吃的我,養成了一個習慣,但凡過節,我會想辦法吃到節日食物,如果沒有節日食物,我會給自己弄點好吃的。這樣在接到家里人電話時,我會告訴他們我吃了好東西,他們也就放心了。 無論身在何處,在這樣一個節日里,吃上一個粽子,其實,是給自己,給遠方的親人,一個安心。
上一篇: 沒有沙漠,綠洲就失去了意義
下一篇: 一只山雞從東方飛過
|